《揭開神秘西夏的面紗》出版
記者:艾福梅 來源: 新華網(wǎng)
新華網(wǎng)銀川11月10日電(記者 艾福梅)換個角度看西夏學,!第一部新聞媒體記者關注西夏和西夏學,,記錄西夏考古發(fā)現(xiàn),、文物保護狀況,展示西夏學研究成果的圖書《揭開神秘西夏的面紗》,,最近由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
據(jù)了解,《揭開神秘西夏的面紗》一書作者是原光明日報高級記者莊電一,。該書近30萬字,,由“考古發(fā)現(xiàn)篇”“文物與保護篇”“遺跡與尋蹤篇”“學術與動態(tài)篇”“研究與成果篇”“拓荒與人物篇”六部分組成,共計收文132篇,。全書對西夏資料和西夏學研究成果做了比較系統(tǒng),、全面、權威的集中展示,,是了解西夏歷史和西夏學研究成果的寶貴資料,。
《揭開神秘西夏的面紗》出版座談會現(xiàn)場
新華社記者 艾福梅 攝
莊電一對西夏和西夏學的關注由來已久,最早的報道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30多年的記者生涯中,,他與許多西夏學學者親密接觸、互為知己,。曾為西夏文物古跡遭受破壞而憂心忡忡,、奮筆疾書,也曾為西夏學研究的每一點進步而歡欣鼓舞,、不吝筆墨,。
《揭開神秘西夏的面紗》引起了社會各界特別是西夏學界的關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著名西夏學專家史金波因西夏與莊電一結(jié)緣,他在序言中說:“西夏學屬于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冷門學科,。莊先生和西夏學專業(yè)研究者一樣具有濃濃的西夏情結(jié),致力于使沉寂在歷史中的西夏‘活起來’,,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的發(fā)展做出貢獻,。在這方面,新聞工作者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由于他們的推介和引導,,才使西夏學走出學術圈子,邁向更寬闊的社會領域,,走進尋常百姓家,。”
在出版座談會上,,寧夏大學博士生導師,、著名歷史學家陳育寧等專家學者就本書的特點,、價值和出版的意義做了精彩發(fā)言。陳育寧說,,過去三十多年,,是西夏學從單一文獻研究到綜合學科研究的重要轉(zhuǎn)折時期,而莊電一跟蹤,、見證,、報道了這一重要歷史時期,在向大眾普及西夏和西夏學方面發(fā)揮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揭開神秘西夏的面紗》
莊電一 著
定價:48.00元
本書是以紀實文學的形式考察西夏歷史文化,、記錄西夏學發(fā)展歷程的通俗讀物。全書分為六篇,,分別是考古文物篇,、文物保護篇、遺跡尋蹤篇,、學術動態(tài)篇,、研究成果篇和拓荒人物篇。作者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和精美的圖片,,向讀者展示了神秘,、富有特色的西夏歷史文明。本書語言精練,,內(nèi)容豐富,,資料翔實,可讀性較高,。行文由淺入深,,兼具通俗性與學術性,為廣大讀者提供了西夏歷史文化及發(fā)展歷程全面的資料,,具有較高的資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