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大漠戈壁中的一片小小綠洲,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長長的絲綢之路上,。
大漠深處,,充滿深不可測的神秘性�,;璋档亩纯�,,一尊尊莊嚴、肅穆的佛,、菩薩像,,讓人倍感宗教的神圣。
其實,,不管宗教如何神圣,,它都是由人創(chuàng)造的,它都必然要為人服務,。敦煌藝術是一種佛教藝術,,洞窟中的佛、菩薩像和四周的佛經故事畫也都是人塑造和繪制的,。
實際上,,佛教以及佛教藝術,都是主張并宣傳以人為本,。所謂佛學,,實際上是關于人的學問,,是指導人們如何面對生活的學問 ;所謂佛教藝術,,則是將佛教所推崇的某種生活觀念,、某種生活方式形象化而已,是為了讓人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敦煌之所以享譽全世界,是因為在這些壁畫,、彩塑以及藏經洞出土文書中所蘊含的內容包羅萬象,,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精神面貌和社會生活。
雖然在宣傳佛教思想的敦煌壁畫中,,描繪的女性形象與男性形象相比相對較少,,但與其他出土文物相比,則可以說是非常豐富多彩,,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時各階層婦女的精神,、文化和生活狀況。如 :
從女媧和西王母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tǒng)神話中女神的職能和容貌,,隨著人們的信仰也發(fā)生了變化。
>西魏第285窟 伏羲女媧
從摩耶夫人回娘家生產,、薩埵舍身飼虎,、尸毗王割肉貿鴿等故事中,可以看到宮廷內的王后,、王妃等人和普通女性一樣也會受到民間風俗的制約,,在面對親人遇難時也同樣悲痛欲絕。
北魏第254窟 舍身飼虎
九色鹿的故事不僅強烈抨擊了忘恩負義,、不守信用的卑鄙行為,,同時對愛慕虛榮、貪婪自私的王后也給予了嚴厲的抨擊和懲治,。
北魏第257窟 九色鹿本生
從美女變丑,、丑公主變美、勝鬘夫人向佛問美丑等故事中,,可以看到"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現(xiàn)象,。
從患病嬰兒母親的焦慮心情、二母爭子,、母親挺身保護女兒等故事或畫面中,,可以看到純真的母愛之心。
雖然敦煌壁畫中描繪的女性不多,但其反映的社會層次非常廣泛,,內容也涉及方方面面,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正如德國哲學家恩斯特·�,?藸査f:"男與女是兩種不同然而具有同等價值的機體,他們各有其優(yōu)缺點,。文化越是發(fā)達,,這種兩性愛情的理想價值就越是明顯,對婦女就越是尊重,。"因此,,關注敦煌壁畫中與女性有關的故事和畫面非常有必要。
由讀者出版集團旗下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敦煌壁畫中的婦女生活》一書,,可以說是一部濃縮的中國古代婦女生活圖像史,。敦煌壁畫中所描繪的女性形象,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反映了我國古代婦女的精神,、文化和生活狀況,,胡同慶與王義芝老師用生動的文字將這些內容賦予了更明艷的色彩,以學術大家的知識儲備帶領普通讀者了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婦女的生活狀態(tài),,領略敦煌壁畫背后生動,、鮮活、感人的故事,。
上篇:
下篇: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甘肅文化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設計制作 宏點網(wǎng)絡
地址:蘭州市曹家巷1號新聞出版大廈18樓 電話:0931-2131306,0931-2131307 電郵:[email protected] 隴ICP備19004266號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10202002998號